养浩然之气的窍门

养浩然之气的窍门

真气不是自下丹田出,而是自气海出,“意”和“神”会合来刺激 儒家的孟子讲养气——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气”,其实就是讲修道。

“养”是什么意思?就是去妄存真。去妄,去除胡思乱想,然后才能“其性存焉”;去妄,然后才有真,这个真后来就叫“真气”。到今天,我们一共了解了修道要涉及的三种能量,古代叫“气”,但并不是“空气”的气。这三种气,大不一样,我们练功、练气功什么的,只能练“卫气”,它能强健身体,并不能算内力内功;练武功,练内家拳,我们发力“自丹田出”,调气发力,只能调“经气”也叫荣气;只有修大道最后才能修出“真气”来。

◎老子云,得其一,万事毕。所谓一者,先天真一之气,即所谓天地之精,亘藏于阴阳之宅也。何以守之?亦曰:慎内、闭外而已。——《南华真经?副墨》

这里的“先天真一之气”即真气。

真气不是自下丹田出,而是自气海出,“意”和“神”会合来刺激泥丸,这个时候就来真气了,叫“神意相会冲泥丸”,然后修道的人才正式修冲脉(中脉),这叫“真气归中”。真气出现了,就会自动进入中脉,这时候修道的人才算进入无为法,算是“起修大道”了。这就是它的奥妙,这也就是秘诀。

一般人不了解的是,修道每一步有每一步的练法,有每一步的验证,有每一步的理论,绝对是很严格的,也很难讨巧逾越。把道家的“无为”理解成“不作为”,我不知道该怎么说,我只能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,像是两个人辩论,水平太低的那个人必须把高的那个人的水平拉下来,低到跟他一样的程度,然后才能跟对方说几句。真正无为是得道高人所为,我们只好“无为”啊,“顺其自然”啊,自我开解一下。

◎智者不以(地)位为事,勇者不以位为暴,仁者不议位为患,可谓无为矣。——《淮南子?诠言训》

◎所谓无为者,不先物为也;所谓无为者,因物之所为。一一《淮南子?原道训》

◎无为者,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,以其莫从己出也。——《淮南子?主术训》

现在,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开两个窍——意窍上丹田和神窍玉枕了。“展慧中”开两眼两眉间的上丹田窍;收颔“全身清利顶头悬”、“驭白牛”过关开玉枕窍。然后,我们舌?小舌头;“息停脉住”的时候,我们就返先天了,在完全“入定”的那个“虚静”里,阴极阳生,神意相会——“意气”和“神气”自动地并合一处冲击总窍泥丸,也就是正式地开泥丸窍了。

冲击后会产生一种东西,这个东西你要是有意地去感觉它,倒没有了;你不感觉它,就好像有个东西——这就是《道德经》里边讲的“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”

“其中有精”就是这个东西了,后来叫“真气”,叫“真精”,站在宇宙本体造化的功能上又叫它“先天一气”。这东西“恍恍惚惚,窈窈冥冥”,你想它,它就没了;不想它,它就出来了。它会自动地进入中脉,在中脉里走。

这就是出真气的方法和秘诀。那么修道修到出“真气”以后怎么办?要无为,要不想,一想就没有了,一动后天意念就又没有了,所以真气要“养”,要学孟子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气”。

怎么养呢?去妄存真。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?打坐的时候卷舌塞喉,咬紧牙,息停脉住(入定),万念化一念,一念化无念,窍门就在这里。泥丸,这个时候就来真气了,叫“神意相会冲泥丸”,然后修道的人才正式修冲脉(中脉),这叫“真气归中”。真气出现了,就会自动进入中脉,这时候修道的人才算进入无为法,算是“起修大道”了。这就是它的奥妙,这也就是秘诀。

一般人不了解的是,修道每一步有每一步的练法,有每一步的验证,有每一步的理论,绝对是很严格的,也很难讨巧逾越。把道家的“无为”理解成“不作为”,我不知道该怎么说,我只能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,像是两个人辩论,水平太低的那个人必须把高的那个人的水平拉下来,低到跟他一样的程度,然后才能跟对方说几句。真正无为是得道高人所为,我们只好“无为”啊,“顺其自然”啊,自我开解一下。

◎智者不以(地)位为事,勇者不以位为暴,仁者不议位为患,可谓无为矣。——《淮南子?诠言训》

◎所谓无为者,不先物为也;所谓无为者,因物之所为。一一《淮南子?原道训》

◎无为者,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,以其莫从己出也。——《淮南子?主术训》

现在,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开两个窍——意窍上丹田和神窍玉枕了。“展慧中”开两眼两眉间的上丹田窍;收颔“全身清利顶头悬”、“驭白牛”过关开玉枕窍。然后,我们舌?小舌头;“息停脉住”的时候,我们就返先天了,在完全“入定”的那个“虚静”里,阴极阳生,神意相会——“意气”和“神气”自动地并合一处冲击总窍泥丸,也就是正式地开泥丸窍了。

冲击后会产生一种东西,这个东西你要是有意地去感觉它,倒没有了;你不感觉它,就好像有个东西——这就是《道德经》里边讲的“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”

“其中有精”就是这个东西了,后来叫“真气”,叫“真精”,站在宇宙本体造化的功能上又叫它“先天一气”。这东西“恍恍惚惚,窈窈冥冥”,你想它,它就没了;不想它,它就出来了。它会自动地进入中脉,在中脉里走。这就是出真气的方法和秘诀。

那么修道修到出“真气”以后怎么办?

要无为,要不想,一想就没有了,一动后天意念就又没有了,所以真气要“养”,要学孟子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气”。怎么养呢?去妄存真。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?打坐的时候卷舌塞喉,咬紧牙,息停脉住(入定),万念化一念,一念化无念,窍门就在这里。

延伸阅读:

养生就就养好精气神|值得一看

站桩是一种修炼内功的神奇方式

养“气血”|其实是养的命根子

古法养生|十二时辰修行法

习武需要禁欲吗|这答案你可满意?

内行人眼中的站桩门道|你想不想知道?

分享朋友圈,关心更多人❤️

功夫讲武缘,只传有德之人,感恩修行路上有您结伴同行!

咨询/投稿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