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YZF-R125」作為 YAMAHA 超級跑車「YZF-R系列」中的最小排量車型,搭載了水冷 125cc 單缸引擎。而 YZF-R15 則與 YZF-R125 共用車架和避震系統,但將排氣量擴大至 155cc。
內容大綱
1 YZF-R125 和 YZF-R15 車重一樣,排氣量增加30cc後,扭力和馬力都獲得提升2 YZF-R15 的騎乘感受!3 VVA 技術使得操控性和運動性得以兼顧4 【2023年型 YAMAHA YZF-R15 主要規格】
YZF-R125 和 YZF-R15 車重一樣,排氣量增加30cc後,扭力和馬力都獲得提升
2023 年 10 月,YZF-R15 與 YZF-R125 一同於日本首次登場。在海外市場中,125cc 通常作為入門車型,150cc受歡迎程度與日本 250cc跑車相當。YZF-R15 在海外首次亮相於 2008 年,並在 2023 年進行了全面改款,成為第三代長壽車型。
YZF-R15 搭載水冷 SOHC 4 氣門單缸引擎,通過將 YZF-R125 的缸徑擴大 6mm,使排氣量從 124cc 增加至 155cc,最大扭力從 1.2kgf·m/8000rpm 提升至 1.4kgf·m/7500rpm,最大馬力從 15PS/10000rpm 提升至 19PS/10000rpm。儘管排氣量增加,但 YZF-R15 仍巧妙地沿用了 YZF-R125 的 Deltabox車架、倒立式前叉和鋁製搖臂,使得車體尺寸幾乎維持不變(僅後擋泥板長度不同),車重也維持在 141kg,輕巧靈活的車身特徵得以保留。
YZF-R15 配備了在濕滑道路上提高穩定性的循跡控制系統、抑制引擎過度制動的輔助式滑動式離合器,以及在 7400rpm 時切換氣門揚程的可變氣門技術 (Variable Valve Actuation, VVA) 和多功能液晶儀表等豐富裝備。在車身外型的設計上,YZF-R15 完美繼承了 YZF-R1 的家族風格,展現出 YAMAHA 超級跑車的形象。
前大燈設置於 M 字形進氣口內,營造出最新 YZF-R 系列的形象。圖中為深藍灰金屬色,此外還有深紫藍金屬色和黑金屬色,共三種顏色可供選擇。
前大燈採用單顆 LED 的雙功能型設計,可切換遠近光燈。方向燈同樣也採用LED設計。
尾燈/煞車燈採用了與 R 系列相同的垂直 LED 燈。前後方向燈則採用傳統的燈泡。
儀錶提供兩種顯示模式。這是轉速錶起始於 1000rpm的STREET MODE。7400rpm 以上會顯示「VVA」字樣,還能顯示行車里程。
這是轉速錶起始於 6000rpm的TRACK MODE,適合賽道駕駛,可顯示單圈圈速。
採用分離式把手,且將把手下移,形成前傾姿勢。把手冠座採用與 R 系列共通的輕量化設計,提升了操控性。
座椅有足夠的空間,提供了更高的騎乘自由度,且舒適性良好。
油箱的容量為 11L,採用特別突出的黃色塗裝。纖細且立體的造型延續了 R 系列的運動風格。
YZF-R15 的騎乘感受!
騎士身高 172cm,座高 815mm 與 YZF-R125 相同。雖然車把稍顯狹窄,但前傾姿勢不會讓人感覺太過辛苦。也可以選擇稍微抬起上身,呈現放鬆的姿勢。
座椅較為細窄,雙腳可以完全貼地。騎乘姿勢與 YZF-R125 相同,感覺相當緊湊,能輕鬆騎乘。
騎士身高 156cm,需單腳踮起腳尖。騎士表示:「已經習慣了前傾姿勢,車身重心也感覺較低,所以不會感到不穩。若座椅能再低一些會更有安全感,但已經很不錯了。」
嘗試雙腳著地時需踮起腳尖。騎士表示:「座高和車重與 YZF-R125 相同,因此腳著地感也相似。由於 YZF-R25 的座高低了 35mm,因此腳著地感更好。」
VVA 技術使得操控性和運動性得以兼顧
既有低轉速時的良好響應,也有高轉速時的延伸感,能夠在全轉速範圍內享受靈敏的駕駛樂趣。
由於車重僅有 141 公斤,與 YZF-R125 相同,因此推動車輛時並不覺得沉重。配備的輔助式滑動式離合器讓離合器拉桿操作變得格外輕鬆。此外,引擎在約 2000rpm 時便能爆發出充沛扭力,明顯優於 YZF-R125,使得起步加速更加輕快。到了 5000rpm,加速力道更是凌駕同級車款,雖然與 YZF-R125 相似,但由於 YZF-R15 的扭力更強,因此可以讓換檔時機提前,巡航變得更加輕鬆愜意。儘管引擎在 7400rpm 時會切換至高轉速,但在市區騎乘時很少有機會達到這個轉速,因此低轉速所提供的靈敏反應已足夠應付日常駕駛,無需擔心動力不足。
分離式手把設置在把手冠座下方,營造出略為前傾的騎乘姿勢,但對於身高 172cm 的筆者來說,前傾姿勢並不覺得辛苦。相反地,較窄的把手讓車體感覺更加緊湊,前傾姿勢自然而然地使增加前輪荷重,這樣反而提升了操控穩定性。前輪狀況易於掌握,前後煞車反應靈敏且力道可控制。YZF-R15 搭載了一款比 YZF-R125 更勝一籌、扭力和馬力皆提升的引擎,加上車體輕盈,使得進出彎道變得更加輕鬆自如,令人驚訝的是,其轉彎性能甚至比 250cc 的 YZF-R25 更具運動性。
無論是在城市中還是在蜿蜒道路上,155cc 引擎的扭力都能夠提供愉快的騎乘體驗。
前輪配備了 φ282mm 碟盤和BYBRE雙活塞卡鉗,輪胎使用 IRC ROADWINNER RX-01,有助於提供安心的操控感。
後輪配備 NISSIN 卡鉗,雖然循跡控制和 ABS 介入速度較慢,但控制範圍很廣,讓我印象深刻。
YZF-R15 將騎乘樂趣擴展至更廣泛的騎乘情境。面對不平路面時會將震動傳遞至騎士身上,但車身仍能保持穩定。也能夠在鋪裝良好的路面上保持平穩,並提供良好的騎乘舒適性。座椅舒適性良好,具有足夠的調整空間空間,讓騎士能以輕鬆的上身姿勢享受騎乘。
以六檔80-90km/h的速度騎乘時,引擎轉速會超過啟動可變氣門系統(VVA)的7400rpm,但還未達到產生最大馬力的10000rpm。即使如此,只要繼續加大油門,這台車也能輕鬆應付100km/h的巡航。雖然能感受到風直接吹向胸前,但整流罩的設計還是發揮了功效,安全帽也不會晃動。車身直立性很好,即使高速騎乘時也很穩定。不過,一旦進入VVA作動範圍,引擎的震動就會變得明顯。雖然還不至於馬上讓手腳感到麻痺,但相較之下,以80-90km/h的速度巡航時,車輛和騎士都感覺更輕鬆。
在高速行駛時,YZF-R25 的震動較少,巡航速度和動力儲備更加充裕。搭載 250cc 雙缸引擎並擁有 35PS 最大馬力的優勢在此時得以展現。然而,YZF-R15 的車重顯輕盈,比 YZF-R25 輕 28kg,在操控和過彎時的展現出明顯的優勢。儘管 YZF-R125 也能夠充分享受輕快的騎乘感受,但 YZF-R15 憑藉 VVA 技術,實現了低轉速時的易操控性與高轉速時的巡航性能,讓騎士能夠在更廣泛的情況下享受到駕馭樂趣。如果您重視由騎士主導的騎乘體驗,且希望能在多種路況下都能獲得樂趣,YZF-R15 是一款值得推薦的車型。
前避震採用了 φ37mm 倒立式前叉。
後避震為連桿式單一後懸,兼具初期衝擊吸收性和抗觸底減震特性,提供了良好的騎乘舒適性。
【2023年型 YAMAHA YZF-R15 主要規格】
全長×全寬×全高:1990×725×1135mm
軸距:1325mm
車重:141kg
引擎:水冷 4 行程 SOHC 4 氣門 單缸 155cc
最大馬力:19PS/10000rpm
最大扭力:1.4kgf·m/7500rpm
油箱容量:11L
變速箱:往復式6檔
煞車:前單碟,後單碟
輪胎:前 100/80-17,後 140/70-17
新車.絕版車【2023曼谷 MotorExpo】YAMAHA XSR155/YZF-R15全新車色驚喜亮相YAMAHA在2023曼谷 MotorExpo發佈新款XSR155以及YZF-R15,兩款受歡迎的車型以全新的顏色方案閃耀登場。兩款車型皆延續其獨特的外觀風格,但分別加入了全新天空藍以及螢光黃色車身。 曼谷 MotorExpo發佈XSR155新款配色:天空藍 XSR155,這款復古風格的小排量摩托...新車.絕版車YAMAHA YZF-R125與YZF-R15的實際試駕比較,僅僅31cc就創造出巨大差異Honda曾致力於推廣125cc級別車型,現在Yamaha也加入了這一領域的競爭!我們這次介紹的是MT-125和XSR125的雙生車款,YZF-R125和排氣量155cc的YZF-R15。這兩款車型在車身顏色上幾乎一模一樣,除了車名標誌以外,外觀上幾乎沒有差異。 YZF-R125經濟實惠,YZF-R...
這篇讚